【就业典型——刘明纹】勇于创一流,争做排头兵
刘明纹,男,中共党员,2017届金融学专业毕业生,现任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辽宁省凌海市支行会计结算部主任。
一、在校事迹
刘明纹同学在校期间思想觉悟高,学习勤奋,关爱同学,于2013年加入校学生会。他刻苦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不断阅读专业书籍和文献,积极参与教师科研课题,在校期间公开发表4篇论文。在课余时间积极参加学校各项活动,多次参加各项专业学科竞赛和创业大赛,曾获得全国大学生金融精英挑战赛辽宁省三等奖。同时,参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在校企合作单位的实习过程中,表现优秀,获得实习单位好评。
二、工作事迹
刘明纹同学自2017年7月毕业后,曾就职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辽宁省北镇市支行和义县支行工作。工作期间在各岗位表现出色,始终保持高度的工作热情和责任心,不断学习银行业务以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秉持一颗无私奉献、真诚热情的心为客户服务,连续在2017年、2018年被评选为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辽宁省分行先进工作者荣誉。
现调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辽宁省凌海市支行,任会计结算部主任一职,作为领导的他始终坚持以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以先进的思想武装自己,以勤奋的态度完善自己,敢于创新、用于开拓,用求真务实、以身作则的工作作风带领支行团队干事创业,曾获得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辽宁省分行2019年优秀党员。在疫情期间,作为优秀党员和优秀领导干部,一直坚守岗位,努力工作,2020年获得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辽宁省分行优秀员工。
三、培养经验
(一)突出优势特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经济学院以满足地方金融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为目标,实施“一体两翼、三元共育、四个对接、五进五融”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外语好、外贸通、实践强的应用型高级外经贸人才。依据obe理念,坚持“成果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持续改进”原则,不断优化培养方案,突出“金融 科技”的专业特色,为学生构建“专业知识——基本实践技能训练——综合实践技能训练”的递进式培养方式。人才培养注重学科中各专业课程交叉融合,通过与金融机构密切合作,深化产教融合,培养具有较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应用型高素质金融人才。
经济学院充分发挥行业企业产业优势,整合校政行企各方教育教学资源,进一步健全合作育人机制,推动社会优质教育资源转化为学院教育教学资源。强化校际合作,创新合作模式,深化教学改革。在加大校友资源利用力度方面,深入发掘政府、企业的校友资源获取渠道,构建多元资源获取机制,充分发挥校友在学院发展和师生成长的重要作用。引导鼓励校友参与学院发展建设,凝聚校友力量积极支持学院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人才引进等工作。
经济学院依托现有的实验实训平台、网络学习平台、实践教育基地、创新创业基地等,引导学生通过读书、阅读专业文献、在线学习、参加讲座、研讨、独立研习、专业实习、创新实践活动等提高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加强与校企合作企业联系,增设认知实践、学术讲座等丰富实践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参与校外实践的积极性,不断提升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的整体利用率。通过指导帮助学生开展项目科研、学科竞赛、创新创业等活动,努力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